汇信外贸软件 • 26年专注外贸供应链管理
股权代码:801292
400-822-5158


2025-04-17 09:30:33
中国对七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,引发了美国相关行业的恐慌。英国媒体爆料称,美国计划加大深海开采金属结核,进行替代。
《金融时报》:据英国《金融时报》12日报道,美方正在起草一项行政命令,该命令指美国正计划囤积太平洋海底发现的金属,加大开采海底金属结核,并储存在美国境内,以应对中国限制稀有金属出口的情况。
据报道,世界大多数海底普遍存在多金属结核,这些像土豆大小的结核是在海底高压下经过数百万年形成的,富含镍、钴、铜、锰等金属,这些金属是制造电动汽车电池、军工设备以及高科技产品的重要原材料。
精准打击!87%美军工供应链
在美方4月2日宣布对中国商品征收“对等关税”两天后,中国宣布对七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,至少有4种——钆、铽、钇、镝,被广泛用于美军的先进战机的各种子系统和零部件。《纽约时报》13日称,中国对稀土金属和稀土磁体的出口管制引发了美国相关行业的恐慌,他们担心这可能会导致这些矿产及相关产品出现供应短缺,而各公司应对此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储备规模差异很大,生产中断的时间很难预测。
澳新银行高级大宗商品策略师 丹尼尔·海恩斯
中国几乎掌控了整个供应链,不仅拥有全球大部分稀土矿产量,更重要的是掌握着供应链中的加工环节,包括精炼、冶炼及制成可用部件等工艺,其全球市场份额约达80%至90%。
(来源:CCTV4)
国际大宗贸易市场难点分析
1. 交易复杂性
对手方差异显著:涉及不同法律和文化背景的交易主体,沟通成本高且易产生误解。
信任建立困难:信息不对称导致对交易对手的资信核实难度大,信用证等工具增加交易成本。
2. 供应链与货源难题
稳定性不足:大宗贸易对于货源的稳定性需求高,但资源集中地有限,真实货源识别成本高。
多级分销链条:信息链条长、参与方多,导致货源信息失真风险增加。
3. 金融工具的挑战
难度大:民营企业关于银行的授信获取不易,在境外代开证等模式较多,融资成本高昂。
规则理解不足:对信用证、备用信用证等国际金融工具规则运用不熟练,易陷入合规风险。
4. 物流与运输痛点
成本高企:运输成本占货值10%-20%,多式联运协调复杂,仓储中转效率低。
电子提单推广难:缺乏标准化货物单元、多方参与意愿不足、法律认可差异阻碍数字化转型。
5. 合规与风险管控
政策变化频繁:如俄乌战争导致结算、航运、保险受阻,需动态调整交易模式。
交易风险多样:货代/信用证欺诈、价格波动风险频发,缺乏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。
大宗出口业务全流程管理痛点
1. 供应链管理碎片化
多级分销与仓储:传统模式导致库存积压、缺货现象,供应链响应速度慢。
协同效率低:各环节(交易、物流、仓储、运输)未打通,信息孤岛严重。
2. 物流执行挑战
运输管理复杂:多式联运协调难,在途扣吨扣款数据易篡改,财务结算效率低。
运力调配粗放:缺乏智能派车、批量分单工具,疲劳驾驶、运费拖欠等问题突出。
3. 单证处理繁琐
纸质单证依赖:报关、结算等流程依赖人工操作,易出错且耗时长。
电子提单普及难:法律认可、行业标准缺失,推广阻力大。
4. 风险管控缺失
价格波动风险:缺乏大宗商品价格预测工具,库存和采购策略被动。
信用风险高:交易对手资质审核依赖人工,缺乏实时信用评估体系。
大宗行业进出口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
1. 全流程协同优化
四流合一:整合商流、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,实现采购、生产、库存全流程数字化。
通过ERP系统实现供应链可视化,采购成本降低10%,生产周期缩短15%。
2. 物流数字化升级
多式联运管理:智能派车、批量分单、铁路-公路接驳优化,提升运输效率。
物联网监控:实时跟踪货物状态,减少非正常损耗,确保货物安全。
3. 单证自动化处理
电子提单支持:与金融机构、海关系统对接,实现单证电子化流转。
合规校验:自动审核报关单证,降低人工错误率,规避合规风险。
4. 风险管理工具
价格预测模型:基于大数据和AI分析市场价格趋势,优化采购和库存策略。
信用评估体系:实时监控交易对手信用变化,降低坏账风险。
5. 数据驱动决策
BI分析工具:整合销售、采购、物流数据,生成可视化报表,支持科学决策。
助力大宗企业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实施路径
流程自动化:减少人工操作,单证处理效率提升40%,审批周期从5天缩短至8小时。
物流优化:运输路线智能规划降低15%成本,仓储周转率提升20%。
风险对冲:利用期货工具锁定价格,减少波动风险。
生态协同:与海关、物流商、金融机构共建数字化生态,实现全链路协同。
结语
外贸ERP软件通过数字化、智能化、协同化三大核心能力,重构大宗进出口业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。从供应链优化到风险管控,从物流提效到决策支持,ERP数字化外贸工具正在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“数字引擎”。未来,随着区块链、AI技术的深化应用,大宗贸易将进一步向透明化、智能化、全球化方向演进。
往期回顾:
中国进口的美商品正被他国替代,外贸ERP助力进口订单管理降本增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