汇信外贸软件 • 26年专注外贸供应链管理
股权代码:801292
400-822-5158


2025-04-25 15:34:38
4月23日,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。
有记者提问,据报道,美方对记者称,我们与中国相处得不错,同中方谈判时不会采取强硬态度。对华145%关税确实很高,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,但不会降至零。中方必须同美达成协议,否则无法同美做生意。若不同美达成协议,就按美方说的办,美才是定规矩的一方。美财长贝森特表示,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。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,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。与中国就此类协议的谈判尚未开始。中方对此有何评论?
郭嘉昆表示,“中方早就指出,关税战、贸易战没有赢家,保护主义没有出路,脱钩断链只会孤立自己。对于美国发动的关税战,中方的态度很明确:我们不愿打,也不怕打。打,奉陪到底;谈,大门敞开。”
(来源:澎湃新闻)
为何“先眨眼了”,或是缓兵之计?
美国财长贝森特周二也说,中美之间的关税对峙是不可持续的。CNN就此做了一个评论,这番话似乎标志着在中美之间持续数周的相互强硬和互加关税之后,对中国做了这个言辞上的让步。
中国外贸企业面对当前中美贸易局势的复杂变化,需采取短期应对与长期布局相结合的策略,具体可从以下维度展开行动:
关税下调的不确定性:虽承诺“大幅下调”但拒绝归零,且未明确时间节点。历史经验表明,其政策存在反复性(如2018-2019年关税多次加征后又部分取消),企业需警惕“口头让步”转化为实际政策的滞后性。
“缓兵之计”的可能性:CNN指出此表态或为暂时缓和矛盾,需关注其是否配合其他施压手段(如技术封锁、产业链脱钩)。财长提及“贸易禁运”本质,暗示美国可能以关税为筹码推动结构性谈判。
加速开拓新兴市场:利用RCEP、CPTPP等区域协定,加大对东南亚、中东、非洲等市场的投入,分散单一市场风险。
深耕国内市场:借力“双循环”政策,通过内销、跨境电商等消化过剩产能,同时提升品牌溢价能力。
关键零部件国产化:针对美国可能扩大技术出口管制(如芯片、AI领域),联合国内供应商建立替代方案。
海外布局对冲风险:在越南、墨西哥等美国盟友国家设厂,规避原产地规则限制,但需平衡成本与风险。
汇率与金融对冲:利用远期结汇、跨境人民币结算等工具,降低汇率波动及美元加息带来的成本压力。
数字化赋能:通过工业4.0、AI质检等技术优化生产流程,抵消部分关税成本,同时满足美国市场对可持续供应链的要求。
利用专项扶持:关注“贸易畅通”计划、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支持,参与广交会、进博会等平台获取资源。
在当前中美贸易不确定性增加、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,外贸ERP软件通过“出口+进口+内贸”纯贸易一体化管理解决方案,助力跨境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与利润提升。
01 全流程自动化:减少人工错误,提升效率
● 订单与库存管理
智能分配:根据关税政策、物流成本实时计算最优采购/出口路径(如关税下调时优先对美出口,成本高企时切换东南亚市场)。
安全库存预警:结合历史数据与谈判周期,动态调整库存水平,避免关税波动导致的滞销或短缺。
● 物流与通关一体化
多式联运优化:自动对比海运、空运、中欧班列成本与时效,匹配紧急订单(如关税窗口期)与常规订单需求。
02 数据驱动决策:精准应对关税与供应链风险
● 关税模拟与对冲
动态成本测算:输入不同关税场景(如145%降至15%但未归零),自动计算利润率变化,辅助定价与谈判策略。
汇率对冲建议:结合远期结汇、跨境人民币结算等工具,提供汇率波动下的成本优化方案。
● 供应链韧性分析
多源供应对比:对关键零部件建立国产替代方案库,实时计算切换成本与交付周期。
03 合规与风控:规避“脱钩”陷阱
● 技术出口管制合规
自动筛查:对美国《出口管制条例》(EAR)实时更新,对含美技术产品交易进行合规预审,避免“实体清单”风险。
文档自动化:生成符合美国海关要求的文件(如ACE报关单),减少人工填报错误导致的延误。
● 反倾销与反补贴应对
成本追溯系统:建立从原材料采购到终端销售的全链路成本数据库,快速响应反倾销调查中的“替代国成本”质疑。
04 内贸-外贸协同:挖掘双循环红利
● 渠道整合与需求预测
线上线下融合:整合亚马逊、TikTok等跨境电商平台与内销ERP,统一分析消费偏好,优化备货计划。
C2M定制:通过内销数据反向指导出口产品设计(如针对美国市场定制低关税敏感型产品)。
● 资金效率优化
跨境资金池管理:自动匹配多币种收支,利用离岸账户降低汇兑损失,加速美元回款再投资。
05 长期利润增长:从“成本中心”到“价值中心”
● 高附加值产品识别
利润地图分析:通过出口/进口/内贸数据交叉分析,定位高毛利且低关税敏感度的产品(如新能源设备),集中资源突破。
● 生态化服务延伸
供应链金融服务:基于历史交易数据,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关税融资、出口信用保险等增值服务,拓展盈利渠道。
往期回顾: